姓名 
 :朱修春 
 性别:女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1970年1月
 籍贯:湖北钟祥
 联系方式:zhuxiuchun@fudan.edu.cn, zxiuc@163.com
 学习工作经历:
 1993年9月至2000年6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3年7月至2006年1月,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先后任副教授、教授;
 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北京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和浙江大学历史系从事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
 2011年11月起任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教授;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晚清民国政治文化史、近代区域与城市史研究、海外中国学研究文献讲读、中华文明史;
 研究生课程:近代区域、城市与地方史研究、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历史地理学研究概论
 近期研究方向:清史、近现代史(思想文化史、社会史、区域与城市史 、地方史)
 主要代表作品:
 1、专著《四书学史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2、译著《清初扬州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译著《北京:寺庙与城市生活(1400-1900)》(上下册90万字)台湾稻乡出版社2014年版;
 4、编著《严复学术档案》、《桐城派学术档案》分别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和2016年版;
 5、《山海重光:崂山道教与近代中国革命》载《张海鹏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第一作者,与研究生何建华等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6、《简论理学的传承及地域化发展》,《宋史研究论丛》(第一作者,与研究生何建华合作)2018年第二十二辑;
 7、《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论清代《四书》学中的学术转向与道统传承》,《哲学研究》2011年7期;
 8、《在寺庙故事与城市生活之间》,《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4期;
 9、《由旧入新——晚清民初教育嬗变的民间审视》,《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4期;
 10、《外来和尚会念经——基于西式教育的本土化考量》,《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11、《论清初四书学中的经世思想》,《清史研究》2005年1期(人大报刊资料复印转载);
 12、《清初学者四书中的经义及典籍考辨举证》,《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1期;
 13、《试论清中期四书学研究中的历史特色》,《江汉论坛》2005年3期;
 14、《试论戴震论“理”与“性”》,《论清初四书学者群体“格物致知”思想的特色与意义》,分别刊于《天府新论》2005年1期和2008年1期;
 15、《近年来的王安石新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2期;
 近期承担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世安徽的历史、文化与地方认同研究;
 2、       主持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近代浙江官民关系研究;
 3、       主持国家清史编译项目:《清初扬州文化》翻译与研究;
 4、      主持太阳集团tcy8722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近代中国的图像:20世纪以来美国学者的近代中国诠释趋向》;
 5、       主持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青年骨干教师留学项目:美国学者区域与城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6、       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理学的传承及地域化发展研究;
 7、       主持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项目:近世城市乡村人文世情研究;
 8、       参加北京市重点规划课题:《清实录》北京史料整理研究;
 9、       主持浙江社科联课题:国民政府时期中央教育行政变动研究;
 10、主持太阳集团tcy8722人文自主创新项目:后期桐城派研究。
 获奖情况:获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山东省高等院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